第二百七十三章 创造力无限_女子道学院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二百七十三章 创造力无限

第(2/3)页

,有三种宇宙论学说最有影响力。

  最古老的理论是“盖天说”,相信圆形的天顶像斗笠一样盖在地球上方。地球像一个方形的棋盘,四方向棋盘的四个角倾斜,形成了环绕四周的海洋的边界。更流行的一种系统是“浑天说”,出现于公元前四世纪。这种理论认为“天包地外,地居天中”,最激进的理论是一种隐喻意味较浓的“宣夜说”,认为“天了无质”,根据汉朝后期一位作家所说,“日月众星,自然浮生虚空之中,其行其止,皆须气焉”。

  正史将浑天说奉为正统,尽管三种理论都还是反复出现在中国的天文学、宇宙学和宇宙起源说之中,而浑天说本身也并不是完美自洽的理论。尽管它将地球比喻为天空中央的“卵黄”,暗示地球是一个球体,但这一学说又往往直接将大地画为扁平的方形,被天空包围;甚至这种假说也不是绝对的。中国天文学很早就开始使用浑天仪(将天展现为球状),留存下来的计算结果也假定圆形地球乃是宇宙的再现,这些计算都是依据详细观察进行的。然而,这些理论都秉持一种共同的基本信念,即“天圆,地方”,现存最早记录这种观点的文献是一部公元前三世纪的数学著作。

  这种信念来自贯穿早期中国文化的一个更基本的原则,即按照“九宫”划分陆地空间,这是古代中国“一项伟大的建构世界秩序的发现或发明”。九宫将一个正方形分成九个相等的方格,形成3×3的网格。我们至今不知道它起源何处,可能来自古人对龟壳形状的观察(圆形的甲壳盖在正方形的腹甲之上)。还有一种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,即中国北方广袤的平原激发了用直线理解和分割空间的方法。中国人推崇正方形,这和希腊哲学(及地理学)完美圆形的理想形成鲜明对照。九宫也让“九”这个数字在古代中国各个领域的分类方法中占据中心地位:天有九野;都城有九陌;人体有九候、九窍、九脏;“九泉”代指地府,甚至黄河也有九条支流(九河)。

  九宫和数字“九”让中国的制图者可以将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