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3、第 163 章_内娱第一花瓶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163、第 163 章

第(2/3)页

,轰然的,像在什么厅里,接着,柯屿的耳边和听筒里就响起剧院请有序散场的公告声。他怔住:“你在剧院?”

        门边响起敲门声,柯屿几乎是受了惊地回头,以为会看到商陆,结果是剧院经理领了两个人来合影。

        手机贴面,柯屿低声说:“——两分钟就好,你别挂。”把手机轻轻放在桌面上,自如地以英语问候,继而签名、合影,流程走得又客气又快。寒暄到告别词时,门边单肩靠上了一道身影,长腿交叠,单手抱着捧花,另一只手揣在裤兜里,耳里塞着白色的蓝牙耳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剧院经理回头瞥了一眼,礼节性地点头,以为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剧迷,再转回脸时,发现柯屿唇角已经压着笑。

        等把来客送走,商陆走进来的同时带上门,锁扣暗响,他顺便反锁了。抬腕看表,“让我等两分钟,现在已经超时了,超了三分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柯屿要接捧花,商陆躲了一下:“说了送给你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柯屿:“爱送不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商陆扔给他:“你就是这么追人的?架子比我还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柯屿反唇相讥:“你也知道你架子大。”嘴里不耐烦,花到是轻手轻脚地放好了。第一天的还插在花瓶里,就摆在他的化妆台上,不过今天已经是伦敦巡演的最后一场,他准备把这束花带回酒店套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池座没看到你,”柯屿微讽:“下次买不到票早说,我给你留最

        好的位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商陆微微欠身:“不好意思,在二楼包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肯定是从票贩子那里高倍溢价买的,柯屿嘴唇上翘起:“商二少破费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怕记者看到乱写,”商陆睨他一眼,漫不经心地说:“损了你戛纳影帝的体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柯屿怔了一怔,下意识地解释:“我不——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想说不在乎,商陆却仿佛没看出他解释的意图,也不在乎他的这一句申辩,转移话题道:“收拾好了吗?晚上带你去喝酒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柯屿收住神色,只是垂眸站着安静了两秒,忍过了心底泛起的那阵无措,继而若无其事地笑着说:“去哪里?”

        是一条叫莎士比亚的巷子,一家名为乔治的酒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莎士比亚经常来这里。”商陆为他推开门,绅士地说:“你现在走进的,是一扇曾经走进过莎士比亚的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战栗并不是马上便出现的,柯屿怔过两秒,忽然心里便打了个激灵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让我想到了「午夜巴黎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商陆肯定地点头:“很好的电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那种傲人的笃定又浮现了出来,在昏暗酒吧的喧闹中,柯屿轻抬唇角,随着他步入,边说:“现在,你的脑海里肯定出现了很多画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时空将会在每一个人正常人的脑中连接,一面是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五光十色,一面是二十一世纪熙熙攘攘的现代午夜,文字穿过时光的隧道,每一句十四行诗、每一页剧本,都在这里鲜活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唇角撷起一抹浅淡的笑意,柯屿点了一杯啤酒,托着腮,眼神很亮,但语气却漫不经心地说:“可以告诉我吗?你所想到的画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商陆把啤酒推到他面前:“嗯,也许你现在靠着的桌角,莎士比亚也曾经这样托着腮倚靠过,不过那时候的酒不像现在醇厚,却是一样的芬芳,他就是这样静静地看着酒馆里的一切,看到一位男士机敏地与酒保交锋,面容白净,故作老成的姿态,他想这应该是一位女扮男装的勇敢勇士,于是他为她取名为鲍西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柯屿握着冰啤酒杯,伏在桌上

        ,松弛而惬意地问:“还有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,”商陆眼波一转,瞥见筒灯投下的黄色昏芒,墙上倒映出两道相对相贴的人影,“右边墙角的一对夫妇正引颈密语,他们时不时提防地四周探看,影子在煤油灯中变得可怖,他想这对夫妻一定在共享一个密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柯屿靠近他,与他垂在桌沿的手指相勾:“麦克白夫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晚上了,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都停止开放,商陆开着车,车窗降下,带有湿度的风温柔地涌入。停好车沿着河堤漫步,那股带有青草气息的风,更湿润地从宽阔的河面上吹拂而来,将两人的衬衫吹得微微飘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商陆像个导游般为他介绍:“十六世纪,伊丽莎白宫廷里有一位绅士倜傥的诗人,他耽于情/欲,但前途无量,直到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,让他收获了一份浪子回头的爱情,又让这份爱情毁掉了他的前途。他爱上了伦敦塔治安的女儿,对方才十七岁。愤怒的父亲将两人投入监狱,他在这头,少女在另一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柯屿听得认真:“像梁山伯与祝英台,也像牛郎织女,可见上帝创□□情故事时,是不分中外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商陆跟着弯了弯唇,“在监狱里,诗人送给少女一张纸条,那张纸条上写着——「约翰·邓恩安妮邓恩」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以我之姓,冠你之名,很浪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,少女终究只是他一声短暂的注脚。私奔后,他前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