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章:古今册显,千古第一骈文,千年韶华,何人敢越?_大夏镇守司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百二十六章:古今册显,千古第一骈文,千年韶华,何人敢越?

第(1/3)页

  敢问一声。

  给天下五百年时间。

  能否超越?

  顾锦年的声音响起。

  这一刻,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。

  【都督阎公之雅望,棨戟遥临】

  【千里逢迎,高朋满座。腾蛟起凤,孟学士之词宗】

  【层峦耸翠,上出重霄;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】

  【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】

  众人惊叹,这是骈文,词文华丽极致,而且引经据典,更是即兴之文。

  他们望着顾锦年,一时之间,沉默不语。

  至于那个乐儒,在这一刻,早已经是目瞪口呆了。

  这般的才华,不要说五百年了。

  他感觉就算给自己一千年的时间,也无法超越啊。

  楼宇当中。

  豫王,孔平,孟学士,阎公等人,是彻彻底底惊叹不已,他们其实心里还是有一些预期的。

  知道顾锦年才华横溢无比。

  可没想到,就这么随随便便写下一篇骈文啊。

  要是一首诗词,他们都不会如此震惊。

  骈文的难度,比诗词要难十倍,而且还是即兴之文。

  至于孔宇,还有豫王的女婿等人,则是呆若木鸡,望着顾锦年一时之间,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。

  他们在这里准备好了一切,甚至提前许久,就是为了能够在这一刻扬名立万。

  却不曾想到,被一个乐儒给搅局了。

  人家顾锦年都说了,都说了一千遍一万遍了,人家没有什么准备。

  谦虚也好,不谦虚也罢。

  即便是后面想到了,顾锦年也不好意思再说。

  结果呢?

  你就非要招惹人家?

  你是不是有病啊?

  这一刻,大部分人不是仇视顾锦年,而是仇视这个乐儒。

  吃饱没事干。

  你怎么不去死啊?

  很喜欢某位大儒的一句话,就硬喜欢嘴贱吗?

  孔宇难受了,豫王的女婿也难受了。

  他们的文章,在顾锦年这篇骈文面前,完全就是垃圾啊。

  他们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了。

  拿出来做什么?

  丢人现眼吗?

  可就在这一刻。

  随着孟学士将最后一字写完。

  这一刻,天际之边。

  金阳震颤。

  轰。

  晚霞在这一刻仿佛炸开一般,霞光万道,映照整个曲府上下。

  看天边。

  美不胜收。

  大江之中,龙舟而行,无与伦比的美感袭来,再看天穹,一行行孤鹜飞行。

  有迟暮感,却又是另一种美。

  楼宇之中,文章震动。

  簌簌作响。

  迸裂出一道道无与伦比的光芒,将大堂映照如金。

  “这是千古,这是千古骈文。”

  有人在这一刻惊呼,指着这篇骈文,发出震撼之音。

  是一位儒者,他站起身来,指着这篇骈文,激动的叫起来了。

  完全没有任何形象可言,也完全没有一丝大儒气派。

  只因,他亲眼目睹一篇千古第一骈文的诞生。

  “千古骈文?”

  “未曾想到,世子殿下不但会写诗词,居然还会写骈文,骈文千古,他的才华到底有多可怕啊。”

  众人惊叹,大部分人沉默不语,在认真观看这异象。

  毕竟千古异象啊,真没看过。

  天边。

  光芒璀璨,显得格外精彩。

  晚霞与孤鹜交织成最美的画。

  金阳晚霞璀璨,映照一切光。

  而孔庙当中。

  也在这一刻震动不已。

  “怎么孔庙又震动了?”

  “发生何事?孔庙为何再度震动?”

  这一刻,孔家人惊呼,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只察觉到孔庙震动。

  也就在此时。

  孔庙当中,一束炽烈无比的光芒,自孔庙内部激射而出。

  孔府内。

  传圣公皱紧眉头,七十二贤也不由惊愕,一位位孔家大儒都不由露出惊愕之色。

  这道光芒,来自孔庙深处,而孔庙深处,藏着三件圣器。

  刹那间。

  一本天书,出现在孔庙上空,绽放亿万神光。

  这一刻,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。

  “是古今册。”

  传圣公心中震惊无比,望着圣器异象,眼神当中是惊愕。

  他没有想到,孔家的古今册,居然被唤醒了。

  “有人书写的文章,得到了古今册认可。”

  声音响起,是一位孔家大儒。

  他出声打破了宁静,也告知这里发生了何事。

  有人的诗词文章,惊动了古今册,准确点来说,是得到了古今册的认可。

  炽烈的光芒朝着豫王新楼飞去。

  天书浮现。

  古今册,记载古今往来一切。

  天宇上空,神光灿灿,霞光万道,淹没了整个曲府。

  这异象,如同盛世降临,让无数百姓都看呆了。

  而楼宴当中,所有人都看到这一道光芒炸开。

  紧接着六个大字出现在众人眼中。

  【千古第一骈文】

  字蕴圣意,有宇宙苍穹之奥妙,垂落千丝万缕圣光,令人震撼不已。

  而楼宇当中。

  一位大儒的声音,不仅彻底歇斯底里了。

  “千古第一骈文?”

  “千古第一?这是古今册,古今册有感啊。”

  这位大儒似乎知道什么,指着这几个大字激动无比道。

  “古今册有感?”

  “这居然是古今册?”

  “千古第一,古今册认可这篇文章,将这篇骈文认为是千古第一,这就意味着,未来一千年,都不会有人超越这篇骈文啊。”

  “不止,千古只是一个形容词,有可能是两千年甚至是三千年,四千年都无法超越。”

  一道道声音响起。

  他们彻底癫狂,震撼不已。

  顾锦年问。

  这篇文章,五百年内,谁能超越?

  这听起来很霸气,大家也没什么好说的,因为现在写不出来,的确不好说什么。

  但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啊。

  毕竟你说五百年超越不了,就真的五百年超越不了?

  可实际上,没有任何实证啊。

  现在不一样了,古今册留名,千古第一骈文,古今册是儒道圣器,可以记载古今往来发生的一些大事。

  千古文章,无法在古今册上面留名。

  可千古第一骈文,有资格在上面留名。

  能被古今册认可,这的确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荣耀啊。

  乐儒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越来越难看。

  这一刻,他意识到了,自己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。

  准确点来说,自己可以抨击顾锦年任何地方,可唯独在儒道才华上骂自己不能抨击。

  因为顾锦年的儒道才华,当真无与伦比。

  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啊。

  “乐儒。”

  “敢问一声。”

  “这文章,可否算是佳作?”

  此时,顾锦年的声音再度响起。

  面对顾锦年的质问。

  乐儒咽了口唾沫。

  他方才的骄傲,方才的傲然,方才的不屑一顾,在这一刻瞬间瓦解。

  “世.......世......世子殿下,老夫服了。”

  乐儒深吸一口气,他朝着顾锦年一拜。

  他输了。

  输在顾锦年绝世文采上面,也惊叹顾锦年这无与伦比的骈文。

  听到乐儒的声音。

  顾锦年没有半点喜色,而是缓缓开口道。

  “今日,顾某来此,就是为了了结一些恩怨。”

  “明日,孔家家宴,顾某完成最终悟道,知圣立言。”

  “待顾某立言之后,尔等再来明一明真理,再来辩一辩是非。”

  顾锦年出声。

  他不是不怪这个乐儒,也不是不生气,而是顾锦年知道,像乐儒这样的人,太多太多了。

  大夏王朝有太多声音,对自己不利,有太多的谣言,对自己不利。

  所以针对一个乐儒有用吗?

  答案是没有用的。

  这只是一个人,代表不了一个群体,就算自己现在给乐儒再大的惩罚,也于事无补。

  他必须要知圣立言。

  要将自己的心声,告知天下人,这才是最终的解释,这才是自己要做的事情。

  听到这话。

  在场不由哗然。

  说实话,顾锦年酝酿的情感太浓烈了,其实很多人知道,这件事情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
  也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。

  可有些人,为了利益,为了好处,他们去抹黑顾锦年,他们去辱骂顾锦年,他们去造谣一些事情。

  而有些人,他们明知道顾锦年被冤枉,一些事情绝对是造谣的,可他们无动于衷,因为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,他们不想得罪谁。

  只有一部分人,秉持着良心,愿意为顾锦年发声,愿意为顾锦年去辩解。

  诸如孟学士,诸如阎公,诸如许东木等人,但这些人太少了。

  这个不怪顾锦年,也不怪天下人,这就是人性。

  有人在幕后,打压顾锦年,针对顾锦年,谁要是敢帮顾锦年,就要面临打压,面临针对。

  能去为顾锦年解释一二,其实已经算很好的了。

  而顾锦年感激这帮人。

  即便是没有帮自己的人,顾锦年也心生感激,至少他们没有去造谣,没有成为帮凶,不发声并不是过错。

  但那些有目的性去发声,去造谣生事,去抹黑自己,践踏自己的人,这些人才是顾锦年的敌人。

  不遭人嫉是庸才。

  “明日孔家家宴,静待世子殿下立言。”

  乐儒有些惊讶,他没想到顾锦年居然不找自己麻烦,而是如此。

  只不过偏见并不会因为顾锦年做了一件什么事情,从而会改变。

  他敬佩顾锦年的才华,佩服顾锦年的文采,但对于顾锦年所作所为,他依旧是看不惯。

  故而,乐儒还是走了。

  带着数十人离开。

  大堂,并没有因为乐儒等人的离开,而变得僵硬,反而一些声音纷纷响起。

  “好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,好,好,好,精彩,精彩。”

  “千古第一骈文,老夫这一生能看到这一幕,当真是死而无憾。”

  “世子之才华,五百年内,无人可超越,千古之间,也无人能越啊。”

  夸赞之声纷纷响起。

  他们才不管乐儒走了没走,甚至说实话他们还得感谢乐儒,如若不是乐儒这么一闹,就无法看到这千古第一骈文啊。

  “世子殿下,大言不惭谢啊,这辈子都没有人把我写进文章里面,世子殿下这一出手,我就相当于千古留名了啊,世子殿下,往后到了苏州,你只要吱一声,我绝对鞍前马后。”

  这一刻,王将军第一时间走来,他是苏州驻军大将,官拜从二品,对于武将来说,基本上就是到顶了,因为一品官员不是侯爷就是国公。

  王将军的地位,比江陵郡那个吴将军还要高,权力很大。

  而且这种人情胜过顾锦年依靠父辈。

  毕竟在王将军眼中,顾锦年是镇国公的孙子,他礼让三分合情合理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