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(上)_贞观大闲人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(上)

第(2/3)页

了自己的嘴。

  李道正叹口气,道:“你和公主殿下的事闹得满城风雨,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,你倒好,在家里半个字都不提,我没聋又没瞎,真当我啥都不知道?娃啊,你长大咧,凡事自己拿主意,爹不便多嘴,你钟意公主,爹无话可说,可如今公主出了家,你与她再无夫妻缘分,娃啊,李家仅你一根独苗,下一代的香火全靠你了,喜不喜欢的,总归要娶一个婆姨生个娃吧?等你活过半辈便知,人生一世,活着不能只为情情**,许多事情比它更重要。”

  李素叹气。点点头:“爹,孩儿都懂。”

  “都懂,可还是不愿做,不愿失了你与公主殿下曾经的盟誓,宁愿背着不孝的名声,也不愿被人骂为薄幸郎,娃啊,你心里除了公主。多少可愿为爹想想?人生数十年光阴,历经无数事。这些事注定,不愿舍的,不愿要的,到最后终归被世情被人情逼得不得不舍,不得不要。”

  指着供台上那面孤零零的牌位。李道正叹道:“你爹我也年轻过,做过许多错事,这些事回想起来,有的很后悔,有的……至今不悔,你和你娘一样都是死心眼,当年的她也如你一样傻,要什么。舍什么,她总是拿捏不清,认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,临死都说着不悔……”

  李道正不知回忆起什么伤心的事,眼眶一红。忽然住了嘴,起身走了出去。

  屋外呼号的寒风里。隐约听到带着颤抖的叹息声,如半生的岁月般越飘越远。

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李素也不悔。

  若真能拿捏得清该舍去什么。该要什么,人生精打细算过得如此清醒,活着果真有意思么?这样的人最终不是成就了霸业的枭雄。便是大彻大悟遁隐空门的高僧。

  李素是凡人,吃喝拉撒,悠闲懒散,有点小正义,有点小贪婪,有懦弱的时候,也有无所畏惧的时候,偶尔,或许还会干点缺德事。

  这才是人,活生生的人,与平凡的世人毫无区别,不算高尚,也没卑微。

  这样活着挺好的,李素不悔。

  …………

  …………

  元旦,一年之始。

  古代没有“春节”的说法,所谓“春节”,那是一千多年以后的民国首先提出来的,在如今这个年代里,元旦就是春节,就算是过年了。

  元旦的说法可上溯千年,最早见于《晋书》,曰:“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,其实正朔元旦之春”。

  一大早,平村的村口马蹄隆隆,隔老远便看见一片黑压压的人群,骑着马朝村里飞奔,身后扬起漫天的雪花,不时还能听到一阵阵豪迈的大笑。

  人群靠近了,村民们便感到一股凌厉的金铁之气,人群前方余骑部曲家将打扮,人人绷着一张铁石般僵硬的脸,目光扫过来,透出一股令人心寒胆颤的杀气,村民里有些也是当过府兵的庄户,一眼便知骑在马上的这些部曲显然是上过战场,手里多少攒着人命的杀才。

  部曲在前开,骑马飞驰而过,后面的却是几位谈笑风生的老将,为首一人穿着锦袍,戴着梁冠,打扮非常正式,另外几位穿得也很讲究,皆着华服朱冠,众人骑在马上,顾盼之间虎虎生威,仿佛一群猛虎下山觅食,有股睥睨天下的气势,村民们见之噤若寒蝉,纷纷避让一旁不敢正视。

  一行人骑马到了李家门口,隔着数十丈便纷纷下马,部曲们在李家门前雁形列队,朝众老将按刀行礼。

  李道正今日也穿着玄色锦袍,恭敬地站在家门外,见一众老将走近,李道正急忙迎上前几步,朝众人施礼:“乡野村夫李道正,拜见各位勋贵。”

  众将未及回应,程咬金却抢上前一步,很不讲究地一手搭在李道正肩上,大笑道:“哈哈,李老哥,俺老程与你可是老熟人了,何必如此多礼。”

  李道正被程咬金拍得直咧嘴,强笑着点头。

  穿得最正式的牛进达却横了程咬金一眼,笑骂道:“程老匹夫休得妄言,今日是李家娃受冠之日,非比寻常,老货犹须庄重,莫坏了礼仪,传出去被那些官们耻笑。”

  说完牛进达上前两步托住了李道正的胳膊,不让他给自己施礼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,笑道:“老夫牛进达,今日奉旨为你家孩儿受冠,幸何如之,既为你儿受了冠,你我亦是自家人了,李家老哥莫与老夫客气。”

  李道正神情有些局促,急忙道:“我家怂娃能得郡公受冠,正是我李家上下年之幸。高攀了,高攀了啊……”

  牛进达连连摆手:“莫说这生分话,老哥你生了个好娃啊,当初松州之战,你家娃一个主意救了多少关中弟的性命,成就我大唐赫赫威名,娃才十七岁已如此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