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9 踏过护城河_从小兵到帝王吐槽是福最新章节列表免费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299 踏过护城河

第(2/3)页

地多的社会矛盾!

  说白了,过了一次兵的近半中原地区,并没有解决人少地多的矛盾。

  当然,这也与安禄山与唐国之间的战争属于汉家内战,没有刻意屠戮平民,大多数平民不是死于军队手里,而是因为战乱活活饿死的。

  明国的安定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地少人多的分田封建基础上。

  明国在西北地区建立的新军为何能打仗,还不是因为明国给家家户户老百姓分了地,老百姓自发性的开始维护明国的统治!

  没有了地主乡绅阶级和地方门阀这帮中间商的剥削,土地分配完之后,明国既可以得到足够维持朝廷和军队的开销,老百姓又可以吃饱饭了……

  当然,这种小农经济模式也有弊端,因为掌握土地的是占据多数的平民,财富都分散了,很难被集中起来,没有掌握大量本钱的地主乡绅阶级和地方门阀,自然也就很难出现商人……

  结果城镇里的商业活动全都变成了小农菜市场,大宗贸易在明国境内只剩下朝廷官办的了!

  在明国,除了朝廷外,没有任何个体的财力还能组织商贸活动和商铺酒楼的买卖,连那些手工作坊和匠师大部分的老板都变成了朝廷,普通的小农可养不起他们,也不会去养他们……

  这种封建式小农经济虽然非常稳定,但却阻止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想要发展社会生产力,基本上只能靠朝廷的官方力量推动,也就是俗称的官办‘企业’。

  此时明国的矿场、集体农场和大宗贸易九成九都在朝廷手里,属于真正意义的‘国企’。

  这是一件非常考验朝廷官僚体系执行力的措施,好在李察有一个公正能干,还绝对忠诚的内阁,再加上锦衣卫的监督和严厉的官员末位淘汰制度,明国的官办商业发展的还算不错。

  这也使得明国可以集中社会绝大多数财富,对社会发展进行随意调控,比如说调整市面上的粮价,没有大商人竞争,农民们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