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6章 不依不饶_大唐马王爷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026章 不依不饶

第(2/3)页



  苏殷以前曾对他提过,三国时吴主孙权一直是由海路到辽东采购战马,这才能够与魏国相抗衡。后来辽东牧场尽归高丽,吴国失了良马来源,才不攻自破了。

  进而他再想到了蜀汉空有五虎上将,最鼎盛时要钱有钱、要粮有粮,要兵有兵、要将有将,仍然只能图个自保、而不能有大的建树,都是没好马啊。

  益州之马,小如大狗,登山驮物尚可,但怎能与坐拥北方数大优良牧场的魏国相抗?

  蜀汉丞相数次伐魏,每一次不直取长安却必出祁山,谁想的到,他其实也是奔着优良的牧场去的!

  此次牧政划入兵部,兵部尚书兼领总牧监,高峻认为这个决策再正确不过了,几乎就是夺取高昌后的补充。

  大唐要保持对邻国的长盛不衰,并且不断取得胜利,扬国威于境外,就一定要有一支称雄于世的强大骑兵。

  而发达的牧马业,则能提供源源不绝的、大量优良的战马,为军队提供持久的战力。

  在营州,高峻与江夏王李道宗遇面。

  王爷坐镇营州,负责为大军筹划粮草军需,这些日子已经明显见瘦了。

  得知高峻已晋身为兵部尚书,江夏王十分高兴,对高峻道,“我真是服了皇兄,在用人上总是出人意料,但却入情入理。你入主兵部和马政,再合适不过!”

  他对高峻举例,这次在营州再一次感受到了马匹的不可或缺。大量的军需要从营州运送上去,一匹马的运力就相当于七个壮役。

  两人在营中对酌,王爷说,只是李士勣的心情恐怕不大好,“我不相信你在军事上就比他差,而且在灵活与出奇不意方面,你更具优势,但不得不说,资历和大军团作战方面,至少经验上,别人认为你是稍有劣势的。”

  王爷说,此次出征,李世勣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,率着三军兵马,但这个大总管只是个临时的差事,保不住李大人心里会有些芥蒂。

  王爷要高峻早作预料,早有安排,免得到时匆忙。

  高峻知道王爷的好意,自江南及剑南一行之后,两人说话已不隔心了。

  高峻笑着说,“又不是我钻营着来欺了李大人的位子,皇命不可违,我相信李大人这样层次的人一定会体谅我。”

  而他上任之始,并未对辽东军事上的任何事指手划脚,便是尊重和相信李大人的意思。

  再说,兵部还有全国牧政一大摊子事,只这方面就够他忙一阵子了。

  王爷问,“兵部即将新增马部衙门,不知在马部郎中与员外郎的人选上可有什么预先的想法?”

  高峻道,“王爷,这个我就不作打算了,谁来均可,我不挑拣。而且兵部原班人马我一个不打算动,李大人主政兵部时的人,我都信得过。”

  高峻说的恳切,但王爷从中已看出,高峻无意在兵部根植自己的力量,甚至在他最有发言权的、马部衙门的主事人选上也不想参与意见,这就更为可贵了。

  王爷能猜到,李世勣离开兵部,并非空穴来风,在眼睫毛都空了的皇帝面前,李世勣一个瞬间的心思活泛,都会被洞察。

  大智损于欲。

  李道宗一边喝着酒,一边也认为,陛下擢升高峻上来,将兵马合政,居然又下对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妙棋。

  第二天,王爷邀请新任兵部尚书高大人,与他一同前去视察营州的军需输送情况。路上王爷说,驮马还是有些不够用。

  高峻问,“为何?”

  李道宗说,开始够用,但驮马送给养上去,从高丽战场上再返回来,十之七八都犯了毛病,运力大减,最近已在临近驿站中征调了一部分驿马。

  高峻问,幽营都有牧场,王爷怎不征调些马匹呢?

  李道宗苦笑,“我若早知你入主兵部,后兵政、马政归一,恐怕早就下这个令了。但之前则费不起这个事。”

  他们到达营州城郊的军需场,唐军一支后勤人马整装待发,有驮马队源源不断装载物资,编号结队正要出发。

  但他看到其中有四成马匹正如王爷所说,状况不妙,恐怕再往返一次,也就回不来了。

  李道宗叹道,“十八年陛下亲征高丽,十万大军只损失了一千二百人,但

  战马四万匹,死者十之七八。无角之龙,军中良友也!”

  高峻这次出行匆忙,也为躲开丫环附崖一事的嫌疑,因而未张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