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9章 七月流火_大唐马王爷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239章 七月流火

第(2/3)页

要的,这些女子们均选自本朝官宦人家,她们各自的娘家人看着自家女儿受苦却不敢接济,皇帝替他们做了。这是力量不小的阶层,被皇帝轻轻一个举措,拉住了。

  是夜,皇帝在丹凤门城楼上消暑。

  皇后、谢贵妃、樊淑妃、德妃思晴、贤妃崔嫣、婉妃、容妃、殷妃、蓝妃都到了,新城公主也受到了邀请。

  这些女子们可真会享受,只在紧要处穿着柔软而吸汗的绵布内衣,外边再罩着层层叠叠、有如云雾一般的彩纱罗裙,夜风拂纱,纱拂臂,凭添凉意,又使漫妙的身姿若隐若现。

  新城公主自搬入大明宫以来,伙伴多了,人也开朗起来。

  皇帝整日忙大事,有这么多无所事事的皇嫂们,整日里轮番陪着她说话、游玩,新城公主再也不须独处一隅,思父、婚姻停顿带来的烦恼一去不再。

  皇帝、后妃们喝着清酒,品尝着太极宫女学生们为这次消暑、而精心拌制的什锦小菜,赞不绝口。

  谢金莲说,“这还差不多,以后陛下再将她们赏赐给哪个有功的军士,也无须像贴份子似的了——以前赐婚,他们不敢不要,要着还不随心。”

  还有宫人端上冰镇的凉瓜,拌着鸿胪寺献上的、不知哪个南方小国朝贡来的蔗糖,清爽怡甜,丝丝入口。

  身旁,是那些青涩的太极宫女学生在每人的身后打扇,偷偷打量她们的妆容,又将皇后、淑妃、贤妃、公主等人优雅的举止记在心里以便摩仿。

  大明宫建于长安城北龙首原上,居高临下,而丹凤城位居大明宫南面五座城门正中,城楼高大,危可摘星。

  丽容手指着正南方远处与新城公主说,那片鹤立鸡群一般、露着黑黝黝瓦脊的府第,便是永宁坊马王府。

  入暑以来,皇帝下诏将城内宵禁错后一个半时辰,为的是让城中百姓有更长的时间在街上、庭院中消夏。

  此时,皇城脚下各条街道上流光溢彩,人影如织,处处祥和。

  城下永乐坊大街上,有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奔跑着往这边来,驻足往丹凤门上翘望,

  皇帝道,“来人,今天是好日子,给朕赏这些孩子!”

  有内侍马上抬了一箱开元通宝钱,皇后、妃子、公主们抓着大钱纷纷往城下抛去。

  嗓门宏亮的内侍在城上喊,“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赏钱消夏——”

  孩子们看到黄澄澄的大钱由天而降,在城下石街上弹跳着“叮叮”作响,他们争先恐后跑上前捡拾,衣襟里再也兜不住,一片童声在城下喊着,“谢皇后娘娘!”

  皇帝嘀咕了一声,“他们怎么不谢朕呢?”

  此时皇后这些人正在城垛口处撒钱,没有听到皇帝说什么,但身后一位打扇的太极宫女学生闻声,莺声回道,“陛下,我大唐处处锦绣,便是对陛下最好的感谢。”

  皇帝喜悦她这句话,不由扭头看,只见此女十四五岁的年纪,青裙下露着宫鞋,亭亭玉立,人如含苞之花,几欲怒放。

  此时,她正利用这个机会,大胆而痴迷地看着皇帝。

  皇帝胸中瞬间涌起一片新鲜而原发的波澜,抑也难抑,幸好见皇后和贤妃袅娜地走回来,遂低声哼道,“你这青瓜,敢在这里害朕。”

  女学生脸一红,在皇后和贤妃抵达前匆匆回道,“陛下,玉烟不敢。”于是,金微皇帝就记住这个青瓜叫“玉烟”。

  贤妃问道,“陛下你在说什么呢?”

  皇帝看着柳玉如、崔嫣姐妹,天生丽质,娉婷绝世。于是随口道,“哦!朕只只是夸奖她们小菜拌的滋味好,尤其这个青瓜不错……哈哈。”

  堂堂的大唐金徽皇帝陛下,手心里已经汗津津了。

  ……

  七月癸丑日,延州刺史高审行走马出京,夫人刘青萍发下愿望,要效仿崔夫人在黔州时亲历植树,因而也随行赴任。

  此次出任延州刺史,高审行肩上的担子很重,要想完成皇帝交待的垦荒大业,人心必须拢齐到刺史的麾下,这样才好行事。

  延州下辖的十个县里,做过刺史、长史、司马等职的人不下一百个,做过县令县丞的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