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4章 有一威凤_大唐马王爷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104章 有一威凤

第(1/3)页

  大唐二次出讨高丽时,太常卿韦挺负责海运,崔仁师是韦大人的副手。

  这二人各领一支庞大的船队,源源不断往军前输送物资。

  皇帝的旨意是:幽、营等州负责军资大部,但天下各州按着份额、也要各负少量。

  各州按着期限,将这些军资运至登州,然后再由韦挺和崔仁师督促着、装船运到前线。

  皇帝让各州共同筹措物资,并非是前线必用,而是意在申明:大唐对外生战,乃是举国共责,而且各州所担的军资数量也不多,意在是个体面。

  不要以为高丽方面的战事,只是东北部寥寥几州的事情。

  只不过,凡事有一利、皆有一弊,这样在举国范围内零零碎碎地筹集,哪有个不耽误!太常卿韦大人也正是这么按着圣旨、一丝不苟做下来的。

  而崔仁师却认为军情紧迫,而那时正是海情不稳的季节,台风多发、巨浪频仍,如若各州输送的物资再有迟廷,肯定会误了军情大事。

  因而这位崔大人自作主张,不再等远处的州县物资,而是以临近州府的租赋充抵军资,都让他直接送到前线去了。

  后来韦挺因为运送军资拖期,被除名为民。而崔仁师则因输送军资及时,由时任的中书舍人升职至鸿胪少卿。

  但褚大人一去中书省,立刻便有人奏报皇帝,说新任的中书崔侍郎在知海运的时候,曾有征夫逃走数十人,而崔仁师隐瞒未报。

  皇帝下令彻查!!

  随即,崔仁师违旨发船一事也就露出来了。

  皇帝大怒,将出任中书侍郎才几天的崔仁师罢了新职,发配到龚州去、做了一名不入流的记帐文吏。

  这件事情从表面看,是崔仁师旧过偶然暴露,但怎么就这么巧?偏偏是褚大人到中书省之后便被立刻翻腾出来?

  兵部侍郎李士勣再一次了解了褚遂良,此人嫉贤妒能,看来是假不了的,以前在侯君集犯事时,这个姓褚的便冲在前面,添油加醋唯恐其不倒。

  前不久太子中庶子刘洎倒掉,有风闻说也与褚遂良有关。

  这次,崔仁师在中书省连座位都没焐热就滚蛋了,能说与褚遂良无关?

  李士勣暗道,褚遂良志不在小啊。

  中书令是皇帝近臣不假,但将来的皇帝必是太子无疑,他打压太子身边的近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
  英国公看看不动声色的高峻,他猛然电光火石地想到,尚书令高峻突然说到什么《武德实录》和《贞观实录》,绝不是说说而已!

  出自于太子身边、以右庶子身份进入中书省、到褚遂良身边做副职的许敬宗,同样也是以文采著称于官场,那么他八成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!

  难道高峻在短短的时间里,已经窥到了其中的微妙?

  李士勣派出去的亲信回来后,已经向他禀报了唐季卿、许昂的近日动向,不见这两个家伙拿枪执杖寻高峻的晦气,而是去了宜春院。

  真是有出息的可以了!

  但宜春院那名姓吕的“内人”,因为与黔州刺史高审行的一段关联,用她的这个身份来羞辱尚书令,不得不说太阴狠、太给力,但也太容易招致高峻的猛烈反击了。

  脉路仿佛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!

  李士勣看此时的高峻不露声色,但已经像一个包藏祸心的、手法纯熟的猎夫,七拐八拐地布好了机关,正等着许敬宗上门了。

 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,这个道理英国公比谁都懂,他总该以个什么办法提醒一下许大人。

  一念刚至,尚书令的目光便瞧到他身上来,他目光平和,脸上挂着与往常并无二致的笑容,又让李士勣暂时放下了这个想法。

  他怎么去与许敬宗说这件事?

  让许敬宗小心一点穿针引线、令其一步跨入到中书省、出任机要大员的高峻?还是让他小心一点心怀不鬼、惯常背后下黑手的顶头上司、中书令褚大人?

  这么一寻思,英国公就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了,这会使自己更明确地、站在同尚书令敌对的立场上去,许敬宗又会怎么看自己?

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