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5章 一顿便饭_大唐马王爷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295章 一顿便饭

第(1/3)页

  皇帝赶到太极殿时,赵国公坐镇的清议班子正议论到福王李元婴。皇帝在洪州都督人选上竟然最先想到他!有人不明说,但觉得匪夷所思。

  李元婴生于贞观四年,六岁时便封在了滕州,为滕王。这就是个典型的纨绔小子,他的那些突出事迹没有人不知道,人们对此大都持一种理解的态度。

  他出生那年,正是贞观皇帝经玄武门之变、占据并稳固了皇位的时期。

  唐高祖的无奈与愤懑也找到了最适合他发泄的出口,每日躲在后宫与一班宝林、美人们通宵达旦的极乐,皇子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,而李元婴便是其中的一根儿。

  养不教,父之过啊。

  李元婴封王的时候,也恰好是唐高祖将近油尽灯枯的时候,高祖能做的,便是在死前将这个六岁的儿子安排到滕州去。至于孩子以后的成长,高祖在这一年已无暇顾及了。

  李元婴在滕州为所欲为,城门夜开,什么宵禁之制根本对他不管用,他最大的喜好便是以弹丸射人,观其走避取乐。

  贞观皇帝驾崩时,李元婴大集下属官员,在福州宴饮歌舞,不敬之至。听说唯一能管得了他的,就是王府典签的夫人郑曼。

  等金徽皇帝一到,许多人都噤声,只有赵国公试探性地问道,“陛下,洪州都督一事,福州可有下音?”

  皇帝此时听到福州两个字,便有些不快,简略地说道,“嗯,朕估计着福王此刻正在养鼻子!不知国公对洪州都督人选有什么建议?”

  这个问题正中赵国公下怀,他提到了纪王李慎和越王李贞。

  皇帝看起来很感兴趣,赵国公知道今天的议题可以往下说了,他比较公允地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想法,尤其提到了他们各自的母亲。

  韦贵妃和燕德妃此时都在太极宫中管理着女学,如果纪王和越王有谁能够去洪州的话,足可令他们安于本职。当然,这两个人还是有些能水的。

  皇帝认真地听着,不说同不同意,最后只是说,“越州都督管着那么大的地方,应该离不开吧?”

  赵国公便转而推荐纪王李慎,他暗示皇帝,若能将李慎从纪州那块小地方一把拉出来,那么纪王敢不在洪州鞠躬尽瘁?

  赵国公说,“陛下,不知你体会到没有,先皇有几个皇子起名字是有些讲究的比如这个纪王慎,蜀王,蒋王恽,名字中全以‘心’字为边,有别于众人。”

  皇帝暗笑赵国公的意会之能,也不点破,谁不知道这个蜀王李和蒋王李恽是什么货色!

  皇帝道,“父皇为皇子命名是很有讲究,比如朕名中峻字便从‘山’,而晋王治字从‘水’,不得不说大有深意……但朕闻吴王李恪亦是有‘心’的,此时在安州也无职事。”

  看来皇帝猛然提到李恪,不会是无心之说,弄不好在排除了李元婴这个人选之后,李恪已经进入皇帝视线中了按着赵国公的说法,这个恪字岂不是也有个竖心偏旁?

  赵国公连忙道,“可是陛下,吴王在安州任着都督时,与其乳母的儿子作博塞之戏,惹的先皇动怒,他便是因此被罢的安州都督之职!”

  博塞,一种棋类游戏,可以以胜负押钱物。

  以金徽皇帝看来,父皇因为李恪和乳母之子耍耍小钱这件事便罢了李恪的都督,真的有些小题大做了。

  又不是同外人赌,传出去怕影响不好,如果换个说法也未尝不可吴王李恪不忘乳母哺养之恩,亲近乳母的后人。

  只能说贞观皇帝对待这些庶出儿子们,并没有史官记载的那样好,多半亦是受到了他们母亲出身的影响。

  尤其这个李恪,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,身上有先朝皇族血统,皇帝估计这个因素多多少少、会影响到先皇对李恪的看法哦,朕枪里来箭里去,九死一生总算换了天下,原来被朕打倒的人余魂不散。

  而这个“恪”字,正是谨慎自律的意思。

  当着些人,皇帝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