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6章 不传之秘_大唐马王爷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286章 不传之秘

第(2/3)页

些阉人!恨不得哪天把他们的舌头也割了。”

  回到大明宫,皇帝把马鞭甩得“叭”一声响,宫人们肉皮子一紧,不知又有谁要吃苦,听皇帝道,“黄峰岭山庄地势居然比大明宫还高,这还了得,朕在大明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人!”

  皇帝说完拉倒,他就是要看一看,自己这句没头没尾的话,到底能不能传到英国公李士的耳朵里去。

  ……

  腊月,安仁殿徐惠的灵柩隆重送入昭陵石室。

  果州刺史徐孝德痛不欲生,哭至啼血、数次昏厥,他的小儿子徐韧就比他坚强得多,终程未掉一颗眼泪。小太监牢记着皇帝的叮嘱,根本不对父亲道出实情。

  晋王、濮王亲自扶棺,永宁公主和高舍鸡执幡,五品以上官员相送。

  听说金徽皇帝禁不住极度悲痛,没有出面,而是与皇后等人登上大明宫北宫墙,目送送葬的队伍出城。

  皇后、贵妃、淑妃、德妃……全部的人都上了北宫墙,看着送葬的队伍逶迤北去,有如一带长蛇。

  皇帝扭头看了一眼贵妃,感慨道,“又一个人的历史到今日结束了,另一个人的历史将从今日开始。”

  贵妃万福了一声道,“臣妾谢陛下天恩!从今往后一定痛定思痛,不敢有任何逾越!”

  皇帝道,“你也不必过分谨慎,在朕黜去贵妃名位的这些日子里,凡是给过贵妃气受的,你尽可有恩的报恩、有仇的报仇,不必客气,这些人着实的可恨,敢如此怠慢朕的贵妃!”

  皇后笑道,“陛下从贵妃悬梁一事上吃惊非小,我们都看到了陛下对贵妃的紧张,看来贵妃又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!”

  金徽皇帝道,“皇后你看,徐惠之名不便再称呼下去了,不如改回她的原姓,名字不动,就叫谢惠如何?”

  皇后道,“就依陛下,但大明宫耳目众多,谢惠一定要与贵妃一样的打扮才行,日常称呼……我看连这个‘惠’字也不可以了,同样叫‘金莲’为好,以防被人看出端倪。另外,两人总不能同时出现在人们面前吧?”

  皇帝道,“朕在含元殿时,谢惠要在宣政殿,朕在宣政殿时,她要在紫宸殿,既能方便为朕拟文,又不显露了身份。”

  皇后认可这个主意,因为含元殿、宣政殿、紫宸殿是大明宫三大殿,从南到北依次排列,她对贵妃道,

  “金莲,有时间你要多多同她在一起,你们两人言谈、举止不求尽似,但也不能叫人一眼看出来吧万一有哪个朝臣一下子看到,务求使他看不出徐惠的影子才行因而她连说话也要学你。”

  樊莺道,“只是埋没了另一个谢金莲的谈吐!”

  贵妃不在意淑妃的玩笑,这次的获救,如果没有樊莺的冒险越城之举,恐怕仍有许多的变数。她连连允喏皇后,又对樊莺说道,

  “妹妹,金莲能闯过鬼门关,又能与早年失散的妹妹相遇,真是多亏你,我已将什么都看开了,即便将贵妃之位让予妹妹谢惠也没什么可惜。”

  樊莺道,“为了救你,皇后将丹凤门开到半夜,整个长安北城都惊动了,你只谢我是不成的!不该先谢我师父?”

  ……

  那天晚上,等皇帝和赵国公急匆匆离开安仁殿后,淑妃曾自语,“老头儿也真是有本事……只求他再施神威,去大福殿救谢姐姐一命,好让她与徐惠可以再死掐着玩……”

  话音未落,只听外殿里一声咳嗽,“你们两个,对老夫这般的不尊敬,背地里老头儿长、老头儿短,大福殿我是绝计不会去的!”

  随着话声,有一人挺身而进,樊莺跳起来,惊喜地问道,“师父,原来你没有离开!”

  老者道,“让他猜着了,老夫正是要去东面永昌坊一带找宿处,见你急急赶来,便又折了回来!”

  樊莺道,“事罢了再向师父陪礼,闲情莫叙,你快救谢金莲要紧,就从我来时的路过去先上北城、再至东宫东北角,进大明宫与人打听大福殿!”

  徐韧只见人影一晃,安仁殿外再无声息。

  等皇帝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