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0章 阿波不是人_大唐马王爷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280章 阿波不是人

第(2/3)页



  众臣心中漾起一片波澜!

  皇帝放着徐惠躺在安仁殿不处置,此时非年非节的忽然要去祭拜高俭!

  这便是明白无误的又传达出一个重要讯息:高审行的仕途,极有可能迎来再一次的大逆转!这不就是明明白白给高审行脸上增辉嘛!

  想一想年初,在鹞国公身份一案时,高审行可是一点都不想皇帝好啊。真是时也,命也,运也!

  高审行黔州开个荒未撞着大运,又跑去延州开个荒,这次居然上至父亲、下至夫人同时都得到了金徽皇帝的眷顾东西是东西,名誉是名誉……

  不对!有人暗想,那这个“一门四代”是哪个意思??

  高俭自不必说了,贵为国公,生前为国治吏,勤勉恪行,这算第一代。

  接下来,高履行、高审行也都是刺史,主政一方,这算两代。

  再接下来,高岷是西州刺史,高峥是延州一个上县令,算第三代。

  第四代在哪儿?莫非陛下因为徐太妃的过世伤了神志?连一二三四都记不清楚了?

  这些人琢磨来、琢磨去,很快明白过来:刘青萍挺着大肚子上山、为工役们送水时将胎损了!为国损躯的第四代在这儿!

  代抚侯、延州刺史当然也知道这个四代所指。

  这个孩子眼看着瓜熟蒂落,忽然被损,高审行多年无子,几近绝望,心内之痛无法言表。

  但天公作美,刘青萍流产尚未足月份,某一日被他忙里偷闲这么蜻蜓一点水,还就又有了!

  刘青萍曾对着他喜极而泣,这可明白无误的就刺史的骨血。

  高审行以为,这正是自己上山垦荒亲历亲为,锄头镐把从未少摸的缘故,兴许自己身上至关紧要的仁、督两大脉点,已于不知不觉间打通了。

  此时一听皇帝居然说到了“一门四代”之辞,高刺史忽然间又想起失掉的那个孩子来,他又是惋惜,又是激动,眼圈儿发红地谢道,

  “审行半生以来,子嗣稀亏,即便为垦荒而失了一子,也从不敢抱怨。如今这么快便失而复得,还不是多亏陛下延州之行去得及时!”

  皇帝连忙道,“高刺史此言差了!这有朕什么事呢!还不如说朕的德、贤二妃为刘夫人带去了福祉。有贤德者,上天自有眷顾,这是你命中该有的。”

  言罢,皇帝问,“诸卿如果无事可奏,我们这便去子午峪!”

  御史大夫褚遂良又想进谏,太妃徐惠停柩于安仁殿已经过久了,总该入土为安。但赵国公似乎猜到他要说什么,示意他谨言。

  御史大夫想了想,将话又咽下了,他总觉着徐惠这件事表面看风平浪静,但在水面之下汹涌着愤怒的暗流。

  鸿胪卿适时奏道,“陛下,葱岭以西、紧临着乙毗咄陆部西边边界,有名为‘休循部’的西突厥一支,其族中阿波自立为可汗,此时该部的使者已至长安,向陛下递交了国书。”

  皇帝问,“阿波……朕到碎叶地面上去过的,这个阿波可不是人,这是个突厥内第三等的官职……国书在哪里?”

  鸿胪卿连忙将休循部国书呈了上来。皇帝一边将这份国书展开来细看,一边问道,“使者呢?”

  鸿胪卿说,“使者已由微臣安顿在颁政坊外蕃驿馆内,此时正在等候陛下的接见,至于给不给他雌鱼符,微臣等陛下的主张。”

  皇帝举着休循部的国书朗声念道,“突厥休循部……大可汗……阿史那多贰,以阿波之职奋发自图,数年间已据地五百里,控弦五千余。大可汗以少壮之躯,仰慕汉唐文明,今遣使修好!”

  连高审行在内,所有人都在底下仔细地听着,原来在碎叶城、瑶池都督府的西部边界上雄起了一支突厥部落,首领原来是个阿波,有些能水,这些年扩了地盘、做了可汗,这是派着使臣来长安拉关系了。

  皇帝撇着嘴,接着念道,“有前来归附休循部的大唐西州,交河郡,柳中县,牧场村……吕氏,颜如河畔之青麦,性若原野之绿茵,极称大可汗之意,以将其收作了夫人。”

  高审行一听便有些吃惊,西州牧场村有两个吕氏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