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4章 鼎盛之梦_大唐马王爷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274章 鼎盛之梦

第(2/3)页

首诗出来吧,让朕品评品评,看看你文墨上行不行,”

  说罢,他扭脸看着崔嫣,要看她促急的样子。这些人、车、马虽说行的不快,但到丹凤门也无须多久。

  思晴对樊伯山说,“叔父你看,陛下真不讲理。”

  晋王李治行在一侧,也觉着这个题目太难了,他暗暗将这一系列的名字排了排,因为时间紧促,一点都不得要领。

  李治暗道,“武媚娘就在不远的车中,想来她也听到了皇兄的题目,不知她在这样短的功夫内能否作得出来。”

  樊伯山道,“朕下这题目可是不简单啊,原城、千秋、伊川、永嘉、轩辕、武定、宝图……慕善,要将这么多的军府名称揉到一首诗中,这么短的时间……难!有六七个府名根本无处可塞!”

  自皇帝出题伊始,随晋王同赴龙兴牧场的武侍读便留意了,她认为皇帝这就是在刁难贤妃。

  武媚娘坐在车内,试着也将诗琢磨一番,总是不尽意,因为时间太急了!

  她将十三个名字摆过来、摆过去,总有几个挡手碍脚的不知放在哪里,有的即便硬放进去,也全然不是那么回事,她侧耳听着车外,看贤妃如何出丑。

 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,短短功夫崔嫣的诗已成,她在马上吟道:

  谁凭神武定千秋,

  通谷伊川水负舟。

  秦主轩辕同轨路,

  唐施政教外敌休。

  原城献宝图河曲,

  慕善永嘉锄作钩。

  王座钧台怀音远,

  笑谈之内移王屋。

  崔嫣一边念着,思晴一边在旁边低声记数,“武定、千秋、通谷、伊川、轩辕、同轨、政教、原城、宝图、慕善、永嘉、钧台……怀音,还有王屋!妹妹不但在诗中塞入了十三座军府的名字,还加入一个被裁撤掉的军府!”

  所有人听了不禁大吃一惊,皇帝其实也在心中数过了,一个不少,他往前边看了看,这行车马才走到了永昌坊,离着丹凤门尚有一坊之地。

  可这已是他能出到的最难题目了,叹道,“朕的这点儿文墨啊!”

  永坊公主在车中忽然轻轻叹了口气,“唉谢金莲什么时候能赶上五姨妃呢!看来这辈子她是再也赶不上了。”

  皇帝听了,忽然在马上哈哈大笑。

  晋王赞道,“皇兄,五嫂这诗字工意远,绝非一般的应制之作,臣弟自问在这么短的时间里,这些军府名称塞都塞不全,更别说什么意境了!”

  武媚娘有些惊呆,崔嫣的诗,竟然能手到擒来,又工整无比。

  只看其中“轩辕”对“政教”,一边是两个车字旁,类相军旅车阵,而另一边是两个反文,恰可比作施政行法了!

  此时听了晋王的赞叹,武媚娘暗到,这题目要是给我,恐怕我要露怯了!

  她想,金徽皇帝家中,似贤妃这样的才女总不会少于三四个,听说皇后、婉妃、殷妃的文采均不弱于贤妃。

  金徽皇帝一向以武力震慑周边蕃国,他的字大大咧咧、松松垮垮,谁知后宫中却藏有这么多文、貌俱佳的奇女子,施政中又再加上个徐惠,真是奇了!

  樊伯山也道,“贤妃真是奇女子也!此诗一下子塞入了十四座军府之名已经很难,更难的是,它道出了打江山与坐江山的至理呀,”

  皇帝对诗文一向如牛视肉,知道那是好东西,但不是自己的料。他从崔嫣的诗里倒是听出了些含义,但听樊伯山如此推崇,便想问个详细,

  于是问道,“那是,朕早就知道这个题目根本难不住朕的贤妃,但樊大人你可说说看,都是什么至理?”

  樊伯山道,“此诗开联便道出了人间大道。打天下、定鼎千秋凭的是盖世武功,但要长治久安,便须领悟百川载舟的道理、效法太宗皇帝勤政爱民。秦朝凭借着武力能使普天下车辆同轨,但它未施仁政,比不上我大唐政教同宣,天下无敌!”

  皇帝道,“诗好,樊大人解的也妙!还有么?”

  樊伯山道,“此诗第三联,道出了我皇移军河曲一带、屯田强兵的长远构思,微臣仿佛再一次看到了,那些年轻军士们跟随陛下的指引,义无反顾奔赴河套,以吴钩作禾锄的豪情!”

  “对呀,朕就看那些军士,真是我大唐之宝!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w00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